单动拉延出了问题!

浏览:168433 回答:15

这是我做的单动拉延,结果竟然是这样的,大家帮我看看问题出在哪里?谢谢了!

邀请回答 我来回答

全部回答

(15)
默认 最新
鱼不入网
怎么使用软件啊,没有教程
2007年9月17日
评论 点赞
lily
谢谢aeptw,我发现用dynaform做超塑确实有点不合适!至少得做二次开发才行!再次谢谢你的帮助以及你的精彩解说;-)
2007年9月11日
评论 点赞
aeptw
嗯 我认为fld曲线现在是不正确的 不能作为判据了
2007年9月10日
评论 点赞
lily
请问aeptw:你的意思是可以不用fld作为判据,且不影响模拟结果?也就是不管在fld 中是否破裂或起皱,fld的结果是失效的。我应该从其他判据-象主应变的大小来判断!


????上面我怎么变成汤圆了???
2007年9月8日
评论 点赞
汤圆
请问aeptw:你的意思是可以不用fld作为判据,且不影响模拟结果?也就是不管在fld 中是否破裂或起皱,fld的结果是失效的。我应该从其他判据-象主应变的大小来判断!
2007年9月8日
评论 点赞
汤圆
请问aeptw:你的意思是可以不用fld作为判据,且不影响模拟结果?也就是不管在fld 中是否破裂或起皱,fld的结果是失效的。我应该从其他判据-象主应变的大小来判断!
2007年9月8日
评论 点赞
aeptw
如果fld曲线能够正确地描述Ti合金的成型极限,那么通过试验取得fld图,使用其判断就是合理的。不过对fld是否能够描述,我表示怀疑!
至于材料模型中是否包含fld曲线,对模拟计算完全没有作用,fld仅仅是检验的判据,在后处理中才会起作用。没有fld曲线,后处理就推算;有fld曲线,后处理就调用而已。推算得到的fld就有一个问题:正确与否。如果材料本身不能用fld来判断,或者材料模型中的参数不足以计算得到fld,那么那个成型极限是错误的,就算用了fld模块查看成型极限,得到结果当然是与实际大相径庭的。我估计楼主遇到的就是这种情况,因为楼主fld图的成型极限fld0=0(从图上看得),很可能是后处理无法从64号模型中得到fld的一些参数。
所以我觉得上图中的严重起皱和变形不到位 是 由错误的fld曲线造成的,你可以尝试修改fld0的参数,看看极限图是否会发生变化 (肯定会有的啦)fld0越大,缺陷区会越小的。
总结的说 还是 材料模型的问题。但是个人认为,此案例的后处理中不应该用fld直接反映缺陷,而是通过主应变的大小,来预测缺陷。
2007年9月8日
评论 点赞
lily
Ti合金的超塑模型应该选64号模型,因5.5没有该模型,必须通过修改.dyn文件的关键字和对应的参数,直接提交ls-dyna运算器运算。所以没有.df 文件。因为18号和64号都是塑性模型,具有相似性,所以就拿来替换了一下,且用64号会出现同样的问题!
aeptw你的意思是我在前处理中就应该先自建fld曲线。但有没有fld曲线对模拟出的结果是没有影响的,fld只是一个判断依据。如上图中的严重起皱和变形不到位不是有fld曲线造成的,而是材料参数本身的问题或者是软件本身的缺陷造成的?
2007年9月8日
评论 点赞
aeptw
5.5版本的fld图中的fld0参数是可以从前处理的材料参数中计算得到的,危险区 起皱区是一个百分比区间,这个一般是经验。36 37 两个材料不带fld曲线,是依靠其他材料参数推算材料的fld曲线。39号材料是带fld曲线的。
如果不是5.5的版本,后处理中的fld曲线必须自己手工计算fld0,手动填写才行的。
不用fld图,其实通过最大主应变的云图,也可以判断破裂的。因为fld图其实就是应变状态的一种表现形式,不过用主应变判断可能经验因素会多一些。
还有一点疑问:Ti合金的材料的模型应该用哪种,为何会用18号模型?
2007年9月7日
评论 点赞
lily
是呀,我是自己建的材料库,参数用的是Ti合金的超塑参数,但fld不会自动改变,请问aeptw当改变材料参数后,fld不随修改的参数改变的话,模拟的结果肯定有问题!是否应该在输入新材料参数时,也应该输入新的fld图呢?况且fld好像只适用钢,对于其它的材料不管用。我也发现了该问题但不知如何解决!
2007年9月6日
评论 点赞

没解决?试试专家一对一服务

换一批
    App下载
    技术邻APP
    工程师必备
    • 项目客服
    • 培训客服
    • 平台客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