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permesh与lsdyna

浏览:40277 回答:13
最近公司要做电子设备的跌落仿真,要用hypermesh和lsdyna联合仿真,之前用过ansys,但是这两个没用过。上个礼拜看了一些教材,收货还是挺大的。网上资料和视频也找了一些,但是怎么感觉越看到后面越乱。
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在载荷、边界条件、连接、接触和材料属性这些参数的定义,感觉都有好多种定义方式,比说连接的建模,可以用connenctor来模拟螺栓、焊接等等,但是有些资料又用spotweld来模拟焊接,感觉非常乱。还有载荷有的是用右击load collector来建立,有的又直接点击菜单栏上的Bc来建立。接触也是,有什么interface,还有contact,,然后有的例子又直接从tools里面最下面一栏的creat cards来齐定义各种参数,真是一头雾水啊!
第二个是定义各种参数有时还需要选择part,或者no part,card image和no card image,这些究竟是什么时候要选哪个啊,网上真找不到对这些东西的说明,这跟dyna里的关键字又有哪些联系?
问题多多啊,希望有哪位大神能推荐一些用这两个软件联合分析的一些例子,最好是从几何清理、划分网格,到求解,后处理的,然后每一步涉及到多种选择时可以给一些解释。跪求各位大神了
邀请回答 我来回答

全部回答

(13)
默认 最新
beinsnow

最近公司要做电子设备的跌落仿真,要用hypermesh和lsdyna联合仿真,之前用过ansys,但是这两个没用过。上个礼拜看了一些教材,收货还是挺大的。网上资料和视频也找了一些,但是怎么感觉越看到后面越乱。
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在载荷、边界条件、连接、接触和材料属性这些参数的定义,感觉都有好多种定义方式,比说连接的建模,可以用connenctor来模拟螺栓、焊接等等,但是有些资料又用spotweld来模拟焊接,感觉非常乱”同一种结构可以有很多种方式来进行模拟,比如说点焊,你可以采用connector去创建,采用刚性连接,或者采用spotweld,采用哪个方式,决定因素也比较多,像不同的求解器支持的单元类型不一样,spot单元,nastran和radioss就有,ansys就没有,另外如果你不是很关注焊接位置的应力位移情况,单纯的只是认为他们对结构起到连接作用,那你就可以简化一点,直接采用刚性单元屈连接。所以对于怎样定义载荷、边界条件、连接等参数,取决于你想要做什么样的分析,关注的是什么,根据这些特征去简化你的模型,从而确定采用哪种方式去模拟,定义什么样的参数。”。还有载荷有的是用右击load collector来建立,有的又直接点击菜单栏上的Bc来建立。”定义载荷,可以在模型树那里采用右击形式,也可以在窗口下的快捷面板里点BC collector,或者在窗口下的主面板里找analysis--BC collector子面板去创建,殊途同归,只是创建的方式不一样,这些不用着急,找一个例子,把一个弄会了就行,其他的在操作中会逐渐都了解到的。“接触也是,有什么interface,还有contact,“接触的话,不同的求解器对于接触的定义不一样,像ansys,他就有单独的utility插件进行定义,这个也得找相关例子去了解。”,然后有的例子又直接从tools里面最下面一栏的creat cards来齐定义各种参数,真是一头雾水啊!
第二个是定义各种参数有时还需要选择part,或者no part,card image和no card image,"还是跟模板有关系,你采用什么样的求解器,就选择什么样的模板,通过这些卡片的定义,能方便你的有限元数据在不同的求解器之间切换,他就相当于你的姓名和身份证一样,到了不同环境,就靠这个去识别“这些究竟是什么时候要选哪个啊,网上真找不到对这些东西的说明,这跟dyna里的关键字又有哪些联系?”每一个模板,他都有自己需要定义的卡片和参数,你在网上找相应资料的时候不要一找一大堆,hypermesh的功能很强大,针对不同的模板都有不同的参数定义,对于基本的网格划分,分组管理什么的,可以不用理会模板,但一旦涉及到单元类型,属性,载荷,约束等等,就需要结合了模板去考虑问题,你说的part只是用来存放单元的,建立材料、单元类型属性、载荷的时候,需要用到card image,相当于给他一个身份识别,然后还需要跟part对应关联起来,分配好属性。“
问题多多啊,希望有哪位大神能推荐一些用这两个软件联合分析的一些例子,最好是从几何清理、划分网格,到求解,后处理的,然后每一步涉及到多种选择时可以给一些解释。跪求各位大神了”至于例子,2L说的那本书可能是目前hypermesh和dyna相结合的唯一一本书面教材,不过hypermesh里面自带的帮助文件有很多跟dyna结合的例子,你可以多看看这些例子,多操作几遍,然后依葫芦画瓢,你就能了解跟dyna相关的关键字相关联的设置了。“

2013年12月5日
评论 点赞 1
nuaachenyu

已经结了。谢谢了。你后面说的单面接触和双面接触能跟我在说的详细点吗,零件本身怎么跟自身接触呢?
2013年12月10日
评论 点赞
beinsnow

你发的是悬赏帖,你到1楼找“结题”,把这个帖结题就行了
2013年12月10日
评论 点赞
nuaachenyu

太感谢你了,每次都这么耐心的讲解,但是我不知道是不是可以给你加分什么的,我是个论坛菜鸟,所以如果需要我怎么给你加分评价的什么的,你跟我说一下。
2013年12月10日
评论 点赞
谢清乐

兄弟,顶你!
2013年12月9日
评论 点赞
beinsnow

有几天没上来了,没及时回答你的问题。下面我简要说说吧。
非常感谢您这么耐心的跟我讲解,感激涕零,无以言表,太感谢你了!
昨天又看了一遍帮助文档里与lsdyna 接口的一些例子,算是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有几个问题在请教您一下。
比如说hypermesh10.0版本里的例子4605中的exercise 2:为头部和A柱碰撞定义边界条件和载荷。
例子里面在为A柱定义约束时是先创建一个 no card image的载荷收集器,然后通过analysis面板的constraint子面板选择事先定义好的节点集,右下方load type 改为bound spc,然后勾选dof1-dof6,,点击creat就创建好了1个约束,图上马上就显示出约束的label。
在这边我有个疑问,我可不可以创建1个card image 为boundspcset的载荷收集器,通过creat/edit编辑关键字*boundary_spc_set,将NSID选择为事先定义好的节点集,把dofx-dofrz全部选为0.这样来创建这个约束,这与上面有和区别?而且上面第一种方式在定义好后图上会出现label,第二种方式定义完后都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定义成功。关于这个,我认为只是创建的方式不同,实质内容可能是一样的,我没有对比过,不过我可以建议你一种方式去检查一下。你在hypermesh里面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后,要导入到ls-dyna软件去用,都需要导出.k文件,而在ls-dyna里面对于每种载荷约束都有相应的关键字对应和解释,你可以用文本打开.k文件,查看对比你这两种方式创建出来的文本中的关键字对应的是什么内容,如果不一样也能通过名称去找对应的解释。另外,最直接的,你也可以建两个模型,分别提交计算,对比看看结果的区别。
第二个问题是接触方面的,还是那个例子。interface和contactsurfs这两个接触的定义面板是什么关系。
我这么理解正确吗:通过contactsurfs定义*set segment,即定义可能发生接触的一些面,然后再进入interface将*set segment定义的各面通过指定算法让其接触。 不过interface 好像还可以通过add子面板的master和slave的下拉菜单选择entity,comps,set,all等直接制定接触的对象,而无需通过contact surf来定义。
不知到我的这种理解是不是正确的,如果是正确的话,通过那个contactsurf制定接触对象和通过interface直接制定接触面,又有和区别。关于接触,正如你所理解的,contactsufs来定义可能发生接触的面,interface则是建立接触面之间相互接触的关系对,包括主接触面和从接触面,则是通过interface里面的add子面板进行定义,这个地方就是选择你之前定义的contactsurfs,我没试过去直接定义单元,我不知道这样定义出来的单元是否方便管理,我觉得在hypermesh里面通过各个类型和组件来管理模型,这样对各种操作以及对模型大局上面的了解是比较有帮助的,还是养成这样的习惯比较好。
第三个问题,我的模型是钣金门板盖板和薄壁梁以及一些电子元器件。那装配体本身内部零部件的接触我需要用什么类型的比较合适,比如说横梁与竖梁用螺钉锁起来后,还有一些面是接触的,那我这个面要用什么类型的基础比较合适,single surface还是surface to surface. 关于接触类型,单面接触不需要定义contact和target表面,一般用于预先不知道接触表面的自身接触或大变形问题,面-面接触类型常用于任意形状且存在较大接触面积的物体接触,一般都是用Automatic接触类型,你也可以设置一个总体的单面接触,然后某些容易失效的地方局部设置面面接触类型。
好像问的有点多,多的有点过分,但是实在是求助无门才这么没有节操的,希望大神谅解!
2013年12月9日
评论 点赞
nuaachenyu

每天登陆都有惊喜,谢谢,下来看看。
2013年12月7日
评论 点赞
nuaachenyu

非常感谢您这么耐心的跟我讲解,感激涕零,无以言表,太感谢你了!
昨天又看了一遍帮助文档里与lsdyna 接口的一些例子,算是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有几个问题在请教您一下。
比如说hypermesh10.0版本里的例子4605中的exercise 2:为头部和A柱碰撞定义边界条件和载荷。
例子里面在为A柱定义约束时是先创建一个 no card image的载荷收集器,然后通过analysis面板的constraint子面板选择事先定义好的节点集,右下方load type 改为bound spc,然后勾选dof1-dof6,,点击creat就创建好了1个约束,图上马上就显示出约束的label。
在这边我有个疑问,我可不可以创建1个card image 为boundspcset的载荷收集器,通过creat/edit编辑关键字*boundary_spc_set,将NSID选择为事先定义好的节点集,把dofx-dofrz全部选为0.这样来创建这个约束,这与上面有和区别?而且上面第一种方式在定义好后图上会出现label,第二种方式定义完后都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定义成功。
第二个问题是接触方面的,还是那个例子。interface和contactsurfs这两个接触的定义面板是什么关系。
我这么理解正确吗:通过contactsurfs定义*set segment,即定义可能发生接触的一些面,然后再进入interface将*set segment定义的各面通过指定算法让其接触。 不过interface 好像还可以通过add子面板的master和slave的下拉菜单选择entity,comps,set,all等直接制定接触的对象,而无需通过contact surf来定义。
不知到我的这种理解是不是正确的,如果是正确的话,通过那个contactsurf制定接触对象和通过interface直接制定接触面,又有和区别。
第三个问题,我的模型是钣金门板盖板和薄壁梁以及一些电子元器件。那装配体本身内部零部件的接触我需要用什么类型的比较合适,比如说横梁与竖梁用螺钉锁起来后,还有一些面是接触的,那我这个面要用什么类型的基础比较合适,single surface还是surface to surface.
好像问的有点多,多的有点过分,但是实在是求助无门才这么没有节操的,希望大神谅解!
2013年12月6日
评论 点赞
nuaachenyu

确实刚接触这两个软件,有待努力,谢谢您的回复。
2013年12月6日
评论 点赞

没解决?试试专家一对一服务

换一批
    App下载
    技术邻APP
    工程师必备
    • 项目客服
    • 培训客服
    • 平台客服

    TOP